“爱民书记”有党有民有责任 专题内容-专题栏目 周柏航 2527861

“爱民书记”有党有民有责任

——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书记林松淑的为党情怀

2017-10-25 10:44 | 来源: 吉网

  在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有一位“爱民书记”:她是居民的“贴心人”,是外来打工者的“自己人”,是出劳务者的“娘家人”,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空巢老人的“赡养人”,是服刑人员的“帮教人”。这些身份,都是因为她深爱着社区和居民。15年来,她原本可以经商赚大钱、享受轻松的生活,但却选择了到矛盾多、治安差的社区工作,甘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啥?因为她心中有党,有民,有责任。

  她叫林松淑,是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书记。

  “我母亲在社区工作了35年,我当了15年社区书记,侄女在社区干了8年,外甥女也在社区工作了3年,我们一家三代人为社区居民工作了60多年了。”5月6日,林松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选社区书记前,林松淑经营着一家私立幼儿园,收入丰厚且稳定。2001年,延吉市对原有的居委会进行改革,正式组建社区。园辉社区的老书记到任退休,新的社区书记人选成为居民心头的一件大事。林松淑的母亲曾担任了35年的园辉居委会主任,居民们对她既信任又尊敬。很多人都去过林松淑家,知道林松淑的品行极像母亲,大家商议后,决定动员老主任的女儿林松淑竞选这个社区书记。

  林松淑很小就体会到母亲的不易。作为一名普通的居委会主任,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总有忙不完的琐事。家中更是人来人往,求助的、闹纠纷的、上门找碴的,母亲都耐心地帮助居民解决难题,尽其所能让人满意。看着母亲辛劳了一辈子,林松淑更想走自己的路。她热爱幼教事业,所经营的幼儿园每月纯收入超过万元,既能奉养父母,也能让自己的小家过得宽裕舒适,所以当老居委会主任和居民代表来找她时,她婉拒了。

  几个来登门动员的朝鲜族阿迈非常清楚林松淑的为人,没有因她的拒绝而气馁。她们语重心长地说:“松淑啊,我们知道让你来竞选社区书记是为难你了。可你是一个共产党员,你公正善良、头脑灵活、做事有章法,居民们佩服,大家都希望你能出来为群众做事啊。”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林松淑。“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应该忠于使命,甘于奉献,为群众谋利造福。”

  林松淑最终参加了竞选,并不负重望高票当选为园辉社区第一任书记。原打算过个一年半载就卸任的她,却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每天7点半,林松淑风雨无阻地赶到社区办公室楼。

  “金阿迈,你的电话上已经设置了‘一键通’社区电话号,有急事一按就能找到我们了!”

  “陈师傅,这周,老年协会党支部有活动,记得来参加啊!”

  “李姐,你丈夫养老保险的事,社区开完证明了,明天把证件带齐了,我跟你一起去办!”

  “小高,今天下午的‘三点半课堂’是教孩子们做紫菜饭,把孩子们都集中到二楼会议室。”

  一声声嘱托之后,林松淑总不忘加一句:“有事来找我!”

  林松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她心里:“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怀揣一腔热忱做工作,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感动社区居民,她被称为“爱民书记”。省州领导这样评价她,她视居民为家人,用心用情做社区工作,使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员一心为民一心干事的好传统、好作风。

  园辉社区是个老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业、贫困、残疾等贫困人员比例高,社区每天要做的事情多而杂。为了不忘事,林松淑当选后不久开始记“民情日记”。她每天把看到的、想到的、居民需要的以及服务居民的经验感受一一写进日记里。15年来,她的日记本一年比一年厚、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累计达35万字。翻到哪一页,林松淑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起当天的故事。

  2013年11月8日,林松淑作为吉林省唯一特邀列席社区书记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任中央领导李长春到吉林代表团慰问时,看到了林松淑写的“民情日记”,鼓励她继续为基层群众服务,并在“民情日记”上签名。林松淑说:“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社区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对于林松淑来说,社区工作没有太深奥的门道,一颗真心、一腔热情比什么都重要。

  在园辉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城里人外来人,住在园辉一家人”。15年前,舒兰县农民房庭宝只身一人来延吉市打工,人生地不熟,生活难以维持。林松淑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到他,帮助这个“外来人”建起一家房屋装修维修部。凭着吃苦耐劳和心灵手巧,房庭宝很快在异乡立住了脚跟,不到10年间,从赤手空拳的打工者到拥有两套住房、一间门市房的小老板。2015年,他经林松淑介绍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翻开林松淑每日的生活日程表可见,清晨4时起床,为生活在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的6个孩子做饭;6时30分准时送孩子们上学;7时30分上班服务居民,18时下班回到留守儿童之家与孩子共进午餐;17时与孩子做运动或者情感交流;22时睡觉并与保持手机开机……据统计,园辉社区内外就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外来劳务人员以及残疾、低保家庭中共有260名儿童,每个孩子身上承载着林松淑无尽的爱。在林松淑的努力下,园辉社区早在2002年成立了“保护儿童爱心协会”,并设立了专门场地、配齐了专门人员、建立了门户网站。社区“保护儿童爱心协会”被“英国儿童救助会”纳入救助范围,并提供11.4万元作为教育活动经费。她还为7名社区贫困留守儿童募集了每月200元到小学毕业为止的就学资助。

  在园辉社区办公室里,放置着一个保险柜,里面放着一些社区内出国劳务人员的存折、房照、金银首饰及钱物等贵重物品。保险柜是林松淑自己掏钱买的。

  园辉社区有500多名出国劳务人员。2006年,一个准备到爱尔兰劳务的社区居民找到林松淑,想出国,但家里没有什么亲人,他以后的养老金没法缴,就业补贴金也没法领取,为此感到很为难。林松淑考虑一番后,让这位居民放心出国,后面的事交给社区。做出这个承诺后,林松淑特意买了一个保险柜,将出国人员的存折、房照等贵重物品保管起来,并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领取补贴等。大笔的资金存入和支出,从没出现过一次差错。

  走进园辉社区,一排排整洁靓丽的楼房,绿树成荫,花草点缀,俨然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然而,在15年前,园辉社区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基础设施老旧不堪。“满眼老旧楼,房顶漏水,马葫芦堵,墙皮满地,垃圾成山”。在社区居住了数十年的李阿迈,对此记忆犹新。

  2011年,园辉社区暖房子工程正式启动。“暖房子”工程对于每户居民来讲无疑是得实惠的大好事,但居民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一些居民产生了抵触情绪,林松淑每天挨家挨户宣传“暖房子”工程,苦口婆心地给居民讲工程的意义,讲工程改造给大家带来的实惠。居民都很信任支持林松淑。一位年纪83岁的独居老阿迈,听到林松淑的动员,立即给在国外务工的子女打电话强调:“赶快汇钱过来,你们不在时都是林书记在照顾我,为你们尽孝,这次我们不能拖后腿,不能影响其他人享受好政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几百户居民中除5户出国务工人员联系不上外,其余的都同意。有几户居民临时拿不出钱,林松淑先垫付3万余元,让整个工程进展顺利。

  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暖房子工程,园辉社区4个月就做成了。这4个月间,林松淑带着社区人员入户1.5万多次,代收工程改造费100多万元。在居民们的全力配合和支持下,没发生一起纠纷,54栋老旧火炕楼顺利改变成崭新的地暖楼。林松淑说:“我用15年的努力、付出,换回群众的信任,我觉得值了!”

  林松淑常说:心中有党、有民、有责任,做人做事才有底气。而社区党员,则是林松淑手上的又一张王牌。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工作,林松淑特别注重抓党的建设。在她的倡议下,社区成立了巾帼、外来务工等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为把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林松淑想了许多新点子,探索了许多新路子,形成了一套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协会组织为平台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在林松淑的带领下,园辉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谐,荣获全国爱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等100多项荣誉。

  延边日报社 于莉

编辑: 周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