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第16届演化语言学研讨会在延边大学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语言演化及语言接触和融合”为主题,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
科研机构的1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语言演化、语言接触、语言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7月6日,延边大学副校长张学武、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朴银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孔江平在开幕式上致辞。
张学武表示,近年来,延边大学立足地处东北亚腹地的优势,依托东北三省一区同领域唯一的“世界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大力开展演化语言学研究,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专著、编著30余部,为推动演化语言学研究方法革新与范式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延边大学愿与与会专家学者一道加强合作、携手并进,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区域及国际演化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加快推进演化语言学创新发展,为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朴银姬、孔江平在致辞中表示,演化语言学是在语言起源、演化机制、认知基础与社会功能等交叉领域持续探索的前沿学科。本次会议邀请了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希望本次研讨会不仅成为一次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成为一个促进合作、孕育新构想的重要契机。
本次研讨会为期3天,主题为“语言演化及语言接触和融合”,设有“语言的历史及演化”“语言的共时与历时研究”“典型与非典型人群的语言发展:语言、认知与大脑”等9个议题的平行论坛,专家学者们发表了90余篇论坛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延边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一次重要实践。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本届研讨会组织高效、服务周到,学术氛围浓厚,为演化语言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会议达成的诸多共识和提出的新问题、新方向,将对未来语言演化研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