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首蕈”破土 边陲小城圆梦——图们市成功实现榛蘑人工驯化种植 要闻-延边站 董蕾 3986394
“长白首蕈”破土 边陲小城圆梦——图们市成功实现榛蘑人工驯化种植 要闻-延边站 董蕾 398639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延边站 > 要闻

“长白首蕈”破土 边陲小城圆梦——图们市成功实现榛蘑人工驯化种植

2025-10-10 15:4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今年以来,图们市在榛蘑人工种植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被誉为“山珍”的野生榛蘑在这里成功实现了规模化人工种植,被驯化培育的菌种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白首蕈”。这一突破,不仅结束了长白山区榛蘑只能依赖野外采集的历史,更为边境地区的产业振兴与富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image_1760082432598.jpg

       现场——大棚之内见“珍馐”

       10月10日,记者走进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的榛蘑种植大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在规整的菌床上,一丛丛、一簇簇淡黄色的榛蘑破土而出,形若小伞,长势喜人。部分菌床已被采收完毕,留下了丰收的痕迹,剩余的肥嫩榛蘑正等待采摘。 

image_1760082439160.jpg

       突破——十年磨一剑,终迎“当年收”

       “我们与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农科院、延边州特产中心等单位长期合作,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今年6月中旬,首批菌棒正式入棚栽种,经过精心管护,恰逢‘十一’假日期间开始陆续上市,实现了‘当年种、当年收’的高效生产模式。”吉林省鼎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栋说。

image_1760082447874.jpg

       据了解,目前投入的20个种植棚单棚产量可达500至7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难得的是,人工培育的榛蘑展现出混合种植不易串种、对土质要求低、可连续种植5至7年无需轮作等优势,大大降低了种植门槛和管护成本。这项“长白山区野生榛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已被正式登记为吉林省科技成果。

image_1760082436695.jpg

       前景——小蘑菇撑起“富民伞”

       目前,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市场反馈良好,销量可观,并带动周边30余人就业。这朵小小榛蘑,正成长为群众增收的“致富伞”、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image_1760082455037.jpg

       今后,图们市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总结与推广,强化政策扶持与产业链建设,并尝试推动榛蘑产业与乡村旅游、健康食品等深度融合,让这一特色产业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边民,为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马春雪

       摄影 李娜

初审: 董蕾   复审: 朱宝明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